荆楚雷霆2025武汉行动丨联动公安协查+预拘留双管齐下 民生小案速战速决

2025-07-29 10:46
来源: 武汉市汉南区人民法院
    浏览: 870

“感谢法官!这笔钱要回来得太不容易了!”近日,申请执行人张某在收到8000元案款后,激动地向执行法官致谢。原来,张某与李某的民间借贷纠纷虽然涉案金额不大,却因李某“电话不接、行踪成谜”陷入僵局。执行法官抽丝剥茧,先是通过微信突破李某心理防线,又联动公安协查锁定其亲属线索督促履行,最终以《预拘留通知书》精准施压。原本“消失”的李某在收到《预拘留通知书》后两小时内主动履行义务,这起涉民生小案顺利执结。




张某与李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,双方经过调解达成了调解协议,约定李某分期将8000元借款返还给张某,但是约定的履行期限届至,李某仍无动于衷,张某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。执行立案后,执行法官经过网络查控,未能发现李某可供执行的财产,通过线下调查,也未能发现李某的踪迹,电话联系也被统统拒接。执行法官于是尝试通过李某的电话号码添加其微信,希望能够取得联系。随着好友申请迅速通过,执行法官当即询问李某具体的还款事宜,李某此时很是配合,表示自己愿意履行,但是申请人张某已将其微信拉黑,自己没办法转款。执行法官表示可将案款转至法院账户,李某表示答应。在迟迟未有动静的情况下,执行法官再次联系李某,但没能再收到过回复。执行法官不曾气馁,随即通过公安协查的方式,主动联系李某的家人,希望能够督促其自动履行。但李某的父亲得知此情况却非常抗拒,表示自己无法与李某联系,也很久未见,随即挂断了电话。此时,执行陷入停滞。考虑到被执行人李某拒绝联系抗拒履行的行为,本案标的也较小,属于涉民生案件,执行法官决定对李某送达《预拘留通知书》,以微信方式发送给了李某,如果李某还拒绝履行,则依法对其采取拘留措施。但过了不到两小时,李某便通过亲友主动履行了8000元借款,本案执行完毕。


图片


“小案不小看、小案不小办”。通过公安协查精准锁定被执行人线索,再辅以预拘留通知书的法律威慑,汉南法院在破解“执行难”问题上展现了智慧与力度。这种刚柔并济的执行方式,既体现了法律的威严,也彰显了司法的温度。汉南法院将继续以“小案大民生”的理念为指引,不断提升执行效率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