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,法助企航工作室由杨俊广院长带队,走进武汉亚非种业、楚为生物等农业龙头企业的育种实验室和试验田,聆听了企业对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迫切呼声。一粒粒承载丰收希望的种子,一项项打破国际垄断的技术成果,让汉南法院更加坚定: 法治,必须成为农业“芯片”的“阳光雨露”。 在走访中,收集到10条宝贵意见,其中“侵权取证周期长”“商业秘密保护难”等诉求最为集中。这些声音已转化为汉南法院的重点行动: 1. “进行风险提示预警”:总结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风险提示和建议,形成对经营有帮助或成效的案例典型; 2. “协助专项集中培训”:按照产业类型协助开展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专项培训; 3. “开展前沿问题探讨”:联系辖区内重点企业、行业协会和高校开展研讨会。 此行中,向企业发放了知识产权案例选编,后附“法助企航二维码”试运行版。只需轻扫: ✅ 一窗受理:多元解纷、园区专项、审判执行、普法需求; ✅ 一单到底:将企业“问题清单”转化为法院“服务清单”; ✅ 一数一改:分析来信数据,提前介入高发风险。 针对企业提出的种子销售环节证据留存难、侵权追溯难问题,汉南法院推出 “双盾固证法”,为种企筑牢维权证据链: 1.告知细化包装记录、销售合同、物流单据等必存证据清单; 2.探索与市场监管局、农业农村局建立侵权线索“一单双派”,企业提交线索后,协同对接执法部门联合取证。 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关乎产业根基,每一份创新成果都驱动经济脉搏。汉南法院将以此次护航行动为起点,将“法助企航”闭环机制从田间拓展至车间,覆盖辖区全行业企业。 法助企航,从倾听开始。 来源 | 审管办 排版 | 综合办